南极作为地质活动的“时间胶囊”,保存着大量宇宙历史的痕迹。科学家在南极阿伦山冰层中发现编号为ALH84001的绿色陨石,重达2.27公斤,经分析确认其形成于40亿年前火星诺亚纪地质年代。约1700万年前,陨石因撞击脱离火星,1.3万年前坠入南极。这一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为研究火星演化提供了关键材料。
研究人员在陨石内部发现蠕虫状磁性晶体,由氧化铁和硫化铁组成。这类物质在地球上通常由磁热细菌生成,而火星自然条件下难以非生物合成,推测可能为火星生命存在证据。此外,陨石中的碳酸盐颗粒表明火星曾存在液态水,支持火星早期存在宜居环境的假说。
关于陨石有机分子起源的争议持续至今。尽管有机分子可能通过非生物反应(如蛇纹作用或碳化作用)形成,但无法完全排除生物来源。科学家强调需通过火星样本返回计划,将火星物质带回地球进行更精准分析,以验证火星生命线索的真实性。
当前多国探测任务正构建火星立体监测网络。NASA的“毅力号”、中国“祝融号”及阿联酋“希望号”等探测器,已发现38亿年前火山口的磷酸盐岩,暗示火星曾具备生命形成的化学条件。尽管尚未直接证实生命存在,但南极火星陨石及相关探测成果持续推动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索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