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奇书与禁书,相传由春秋时期木匠祖师爷鲁班所著,又称《鲁班全书》。书中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记载木工技艺与道术,下册涉及鲁班术、医疗法术及风水玄学,但部分法术仅保留咒语符箓,缺少练习方法。民间传说修读此书需满足“缺一门”条件,即习得者必遭官寡孤独残之一,故被赋予诅咒之名。
书中记载的法术被认为具有实际效力。例如抗战时期,一位习得鲁班术的木匠通过预测洪水与治疗瘟疫拯救村民,自身却因“泄露天机”离奇身亡。另一故事中,木匠利用书中秘术操控他人命运,导致财主家破人亡,后又因愧疚助其转运,最终自身亦未得善终。这些传说印证了“鲁班书诅咒应验”的民间信仰。
关于诅咒起源,野史记载与鲁班生平相关。其因发明木鸢飞行术导致父亲坠亡,妻子因操作木鸢意外丧生,母亲亦失踪。痛失至亲后,鲁班在书中设下诅咒,令后世习术者承受孤独或残缺。尽管这些故事或为后世杜撰,但鲁班书因玄学内容与禁忌色彩,长期被封建统治阶层忌惮,成为争议与神秘并存的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