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93.【2025精讲课】92-施工资源管理3(劳动用工管理)

主播: 天天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6-19时长: 27:47
一级建造工程师|建筑|精品课(二)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施工劳动力配置方法

# 劳务纠纷处理方案

# 工人实名制管理技术

# 劳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劳动力需求编制要点

# 建筑工人劳动合同规范

# 施工现场电子考勤系统

# 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

劳动力配置与结构特点
施工劳动力配置需结合短期工多、长期工少的特点,重点解决技术工短缺和年龄结构失衡问题。劳动力结构呈现“短期普通老男人多”的现状,需通过优化工作制度和班次提升效率。劳动力配置方法包括按设备、定额、岗位及劳动效率计算,需结合工程量、持续时间、班次等因素制定需求计划。
劳动力需求计划编制要点
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时,需综合考虑劳动效率、工程量、班次及每班工作时间。劳动效率受气候、地质、施工方案等环境影响,需按平均先进水平调整投入量。案例计算中,通过劳动效率与工程量反推劳动力投入量,需掌握工时消耗与单位工效的换算逻辑。
劳务工人管理措施
劳务用工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标准、支付周期及纠纷处理机制。推行实名制管理,通过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考勤与工资发放透明化。总包单位需监督分包方通过专用账户直接发放农民工工资,严禁拖欠或转交包工头。
实名制管理技术应用
施工现场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指纹)实现电子打卡,结合门禁卡、工资卡等“一卡通”系统规范管理。集中生活区需配套食堂、医疗站、文体设施等提升工人居住条件,电子考勤数据及影像档案需保存两年以上,确保监管合规性。
劳资纠纷与政策监管
政府通过资金监管账户制度预防工资拖欠,要求总包单位履行兜底责任。劳动合同备案、考勤记录及工资发放台账是解决劳资纠纷的关键证据。施工企业需建立培训制度,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完成属地备案,落实安全文明施工费中的实名制管理成本。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