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线路类型与安全条件
课程重点解析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技术规范。低压架空线路在厂区敷设时需采用绝缘导线,禁止使用单股铝线,强调钢绞线抗拉的必要性。10千伏电缆中间接头工艺普遍采用浇注树脂密封技术。明确电压损失控制要求,低压照明线路允许电压变化范围为+5%至-10%,35千伏及以上线路需保持±5%波动。
线路安全检测标准
详细说明导线连接安全条件:力学强度需达原导线的80%,电阻不得超过原导线的1.2倍,铜铝导线必须采用过渡接头避免电化学腐蚀。强调低压线路绝缘测试标准,运行中线路每伏工作电压对应1000Ω绝缘电阻,新装线路需满足0.5兆欧标准。
专业检测仪器应用
介绍了兆欧表和红外测温仪的操作规范。500伏以下线路应选用500-1000伏兆欧表,测量前需断电并充分放电。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技术需注意电磁干扰和测量距离控制。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安装需根据气体密度选择位置,爆炸下限20%即触发报警。
接地与防护管理
防雷接地电阻测量需在干燥季节进行,接地装置测量应避开雷雨天气。强调过电流保护装置需同时覆盖短路和过载保护,临时线路管理需建立审批制度,明确使用期限和责任人。通过案例解析了导线截面积与阻抗关系对保护装置动作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