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Vol. 55 惠能之谜:层层累加的禅宗传说与绵延千年的开悟之旅

最近更新: 2024-05-29时长: 02:00:00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禅宗起源于印度,南北朝时期,经由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带入中国。一千多年来,它不断吸收中国的哲学和艺术思想,在本土发展为一支具有独特精神意趣的宗派,从中衍生的禅文化,更是覆盖到哲学、诗歌、绘画、书法、武术、品茶、音乐、医学等方方面面,与中国人的生活水乳相融。因此禅宗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体现,至今延绵不绝。

禅宗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得益于六祖惠能的改造。他废除“一代只许一人”的陈规,齐头并传,让“禅”的理念开枝散叶;他“顿悟成佛”的主张,在整个社会,尤其是草根群体、人民大众之中广受欢迎;而惠能本人的传奇故事,例如他作为不识字的文盲,居然胜过博学多才的师兄,得到衣钵传承;例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都被记录在一本叫做《坛经》的书中,在世间流传1000多年,成为了妇孺皆知的传说。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中许多早期版本的《坛经》横空出世。这些敦煌版《坛经》有许多细节与传世版本不尽相同,引发了学者对六祖传说的怀疑。特别是1930年胡适在《神会和尚遗集》中提出了 “六祖坛经乃是后人自由捏造” 的观点,一经发表,就在在历史学和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很多著名学者、高僧大德,包括钱穆、陈寅恪、印顺法师和日本的铃木大拙等,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驳斥,甚至口不择言,到了大失学者风度的地步 —— 情绪的背后,不仅仅涉及学术纷争,更指向了生命的价值在何处安放的问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栗强老师来为我们讲解这段公案。栗老师将结合现代文献学和佛教本身的原理为我们解读:六祖惠能何以成名?他的神话是否由后人自由捏造?文盲成为佛学大师,究竟有没有可能?什么是开悟?开悟有没有宗教之外的解释,乃至科学上的依据? 为什么开悟一事,如此牵动知识分子的情绪?以及最为重要的问题:惠能大师的理论,能给我们宗教以外的普罗大众,带来怎样的帮助?

内容包括:

00:15 越熟悉,越陌生:真实的玄奘与惠能都被传说挤压

08:49 接过五祖衣钵:惠能学禅经历与孙悟空串戏

17:45 佛祖袈裟的归宿:武则天和禅宗的渊源与疑惑

31:08 王维、柳宗元、刘禹锡:惠能成名的三大助力

37:05 传世、敦煌、东渡文献互证,揭示惠能传说九大疑点

54:45 禅的成功学:为什么说坛经是劳动人民的佛经?

60:05 菩提明镜之喻:敦煌偈子显示惠能并非文盲

65:56 从柏拉图到贝多芬:开悟是神的显现还是脑的觉醒

76:16 禅宗善恶观:“善有善报”还是 “善不受报” ?  

84:08 谢灵运论吾国与吾民:顿悟和渐悟折射东西方差异 

94:32 思考、知道、觉知:认知的三个层次

99:54 知识无法通向智慧?禅学否定学者的生命价值?

111:00 惠能与玄奘:漫长的开悟之旅,歧路终将汇合


- 制作团队 -

美术设计 子鹤

后期制作 孙称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