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期关于读书标准和选书方法的讨论,这期我们继续聊两个关于读书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我们选择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的期待究竟是什么?这些书带给我们的收获和营养,到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改变?第二个问题则是,不同时期,我们的读书品味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带给你启发!
注:罗贝托·波拉尼奥的《2666》被小po记错说成了《2888》,在此特地注解勘误,并报以诚挚的歉意!
#本期成员
主播:小po(豆瓣:石小po);舒扬;小天(豆瓣:李小天)
#节目内容概要高光
2:59 小天认为读小说对人生的裨益是什么
7:35 鲁迅先生的作品对小天的影响
9:39 小po如果一周没有读书会进行深刻的自省
12:00 小po觉得读到好书时的快感堪比追星
13:20 舒扬认为读书给她最丰盛的回馈就是找到了知音
18:16 舒扬认为世界名著的意义在于提供永恒的精神指引
22:24 小天回忆她从小到大的读书历程
25:40 小天发现家乡这座四五线小城已经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
30:25 小po回忆她读书趣味的变化:从随意瞎看到用阅读建立认知世界的坐标系
36:40 25岁后,小po才开始有意识地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
39:15 舒扬在中学时代因为预算有限养成的效益最大化选书标准
42:27 在大学里舒扬通过在图书馆自由阅读完成了对自己的通识教育
44:48 给"不爱学习"听友们的独家福利
#制作相关
音乐:Llma in Pajama-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小po
时间轴/简介:小天/小po
logo设计:James Chan(notjameschan.com)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不爱学习pod
关注后点击进入“听友群”,扫码入群成为听友,可以解锁听友专属彩蛋内容,还能和我们各种需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