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鬼的外形五花八门,但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想象或文化建构,它作为人性的另一面,补充了生者的世界。”——《早期中国的鬼》
【嘉宾】
王亚晖,独立游戏开发者,著有《游戏为什么好玩》《游戏化思维》《中国游戏风云》等,译作有《游戏机图鉴:一部游戏机进化的视觉史》。
【推荐阅读】
书:《早期中国的鬼》
论文:《传统与现实交织的战栗:台湾民俗恐怖电影初探》
【时间轴】
00:40 词条解释
05:15 《三伏》当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元素?
11:27 民俗恐怖善用的器官是眼睛:双瞳、方眼、死者眼角膜移植
15:30 关于“太岁”的描写:割下它的肉吃掉后可长生不老
20:45 问问道士电影里的都真不真:现在并不会真的放鸡血了
22:10 只要是民俗,可能本身就是恐怖的:传统中式婚姻与客体化的女鬼
25:20 鬼故事的作用:正义、道德、诙谐和怀疑
27:56 鬼域,古代和现代的不同描写
30:15 何为鬼,何为正道,何为神
32:30 高中时期,每个学校都有点鬼故事
35:20 道教是如何建立起驱鬼的权威的
38:42 为何民间鬼文化总和色情制品有关?
44:16 对死者世界的想象安抚生者的世界
46:44 亚晖在美国的学校公寓接地府这回事
52:55 黑猫会帮你找到捉迷藏找不到的那个伙伴
54:04 鬼:来源于“畏”,还是“归”
【提到的作品(部分)】
《咒》
《流行之神》
《双瞳》
《三伏》
《见鬼》
《见鬼十法》
《鬼域》
《封神》
《道诡异仙》
《黑太岁》
《一人之下》
《命案》
《关于我的家人变成鬼这件事》
《粽邪》
《谷围南亭》
《残秽的我们》
【配乐】
《墙中佛-Statue Theme》无水醋酸铜(《三伏》原声)
《Ghost Bride Prelude》Nate Connelly (《僵尸》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