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采到了一块宝玉,他担心被抢走,于是决定送给京城里的大官子罕。大官子罕起初怀疑这是一块假玉,但最终接受了,并让人将其雕琢加工后卖掉,并将所得的钱交给那人。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清正廉洁、高尚品质的成语“不贪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