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很多人为了一个远方的理想和目标,常常会牺牲吃饭、睡觉、健康和陪伴家人,或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为了急着到固定的景点打卡,一路上都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和时间的关系不是专注、沉浸和享受,而是为了远方而忍耐现在,甚至身心撕扯。
正因如此,主播树儿提出了把自己和生活当作作品,做生活的艺术家。
如果为了艺术而失去了健康和生活,至少不是自己所愿选择的。
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中,树儿悟到了关于余地的哲学,目标不宜太大太远,心不要太贪太急,人不要弩着做事,也不要因为着急忙慌而丢了从容,让自己焦虑、疯狂、狼狈。为自己留有余地,也为他人留有余地,始终让自己处在一种可攻可守可进可退的弹性空间中。
在听李健的歌曲《心升明月》时,树儿被这句歌词打动:
“我心深似海,你宛如明月,这般美如画,却遥不可及,为何要可及,彼此共天地。”
说的就是我们与理想的关系,理想不是为了让我们牺牲和忍耐现在,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专注而享受地过好每一天来从容靠近理想。
为了过好每一个具体的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学会做减法,懂得拒绝和舍弃,在得与失的辩证中才更清楚自己在乎什么。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接纳和转化,因为很多时候,人常常会遭遇某种没得选的处境,这时就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通过转化,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行动。
这个春节,树儿意识到能量场很重要,人要学习梳理自己身心 ,避免内耗,让自己处在舒适的能量场中。也要学会远离消耗自己的环境和关系,而是从自己出发,主动创造舒适流动的磁场。
或许生活就是不断地追求动态平衡的过程,平衡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健康,老人与孩子,朋友与爱人,如果有所偏废,严重失衡,生活与人生也会失衡。
我们做一件事的方式,或许就是做所有事的方式。
我们过一天的方式,或许就是过一生的方式。
为了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过好每一个具体的一天,我们不妨从关照自我开始,关心自己的睡眠和饮食,学会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要总是紧绷或内耗;我们不妨从关照他人开始,先从家人爱人和朋友做起,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聆听和了解,多一些陪伴和交流,多一些互动与共创。有了这个能力,或许也可以更多地关注身边的陌生人,哪怕是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
每次出差,树儿总能见到这样的同事,为了保证睡眠,他们会主动离开熬夜的饭局酒局,为了陪伴爱人,他们也会适当放弃一些集体聚会。这样的故事,似乎是她更爱聆听的。
01:21 从常见的现象谈起
03:56 为何提出做生活的艺术家
06:37 我们旅游的方式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09:30 我们如何来处理自己和时间的关系
13:00 打太极悟到的余地的哲学
14:30 弩着追求目标的反例
16:15 主动创造和改变自己的磁场
19:10 忙碌出差中的自救:去街头与公园散步
22:00 《心升明月》的感动
24:50 要学会做减法
26:10 人性的弱点:贪婪与着急
29:30 学会接纳与转化
35:05 看见现在与过去、未来的关系
片头声音:2024年2月23日成都街头的卖麻糖声
片尾声音:2024年2月23日成都人民公园的鸟叫
主播、文案、剪辑: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