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分类
电台
社区
我的
主播入驻
APP下载
HOT
联系我们
登录
首页
>
文化
>
上海的名人故事
>
【张充和】昆曲国际代言人
节目
【张充和】昆曲国际代言人
所属专辑:
上海的名人故事
主播:
老潘讲上海
最近更新:
2024-11-03
时长:
02:12
播放
分享
下载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一生爱好是天然
张充和的父亲张武龄是一位斯文儒雅的贵公子,母亲陆英是扬州盐官家的名门闺秀,夫妻俩有个共同的爱好:昆曲。据说,当时张家从合肥龙门巷外迁上海,原因之一就是在上海看戏的便宜,后来搬到苏州后,父母亲会经常去上海住一段时间,主要就是看昆曲。家人的言传身教,身边昆曲环境的熏陶,使得张充和从小就痴迷昆曲,之后更是一生致力于昆曲的研究与弘扬。她师从沈传芷、张传芳等名家学戏,跟着昆曲界的“江南笛王”李荣鑫唱曲、学吹笛,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933年,二姐张允和周有光在上海结婚,张充和献唱《佳期》以表达对姐姐的祝福,成为婚礼上的一大亮点。1935年,在上海兰心戏院第一次演出《游园》《惊梦》《寻梦》,张充和扮演杜丽娘。1946年,在苏州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演《牡丹亭》。1947年,《白蛇传》之《断桥》在上海闸北浜桥实验戏剧学校上演,张充和饰演白蛇,大姐张元和饰演青蛇,对戏饰演许仙的俞振飞,在场的叶圣陶先生看后兴奋不已,直呼:“以项馨吾殷震贤之《佳期》,俞振飞张氏姊妹之《断桥》为佳。”张大千曾画下水仙花用以形状张充和在《思凡》中的曼妙身段。嫁给傅汉思后,她随其移居美国,在哈佛、耶鲁大学教授中国书法与昆曲,她在海外的教学和推介,助推了昆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张充和爱唱昆曲,还积极带动身边人表演昆曲,为了激发女儿兴趣,她用女儿爱吃的陈梅皮做奖励,唱一曲给一个,可谓是“用心良苦”。
2004年,张充和回国住在上海期间,专业名家纷纷上门拜访,90岁高龄的她风采不减当年,与曲友把曲笑谈。
一本手抄昆曲谱、一套昆曲点翠头面、一件《游园》红斗篷,现藏于苏州昆曲博物馆,诉说着张充和与昆曲相爱相伴的一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梁实秋】人间有味是清欢。
【周璇】一代歌后的辉煌与心酸。
【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官
【陈歌辛】一代歌仙,金曲流芳。
【朱自清】才华横溢,风骨峤峻。
【霍元甲】铁骨铮铮,尚武精神。
【张大千】精诚专一的“东方之笔”。
【林徽因】民国第一才女。
【陶行知】乡村教育的践行者。
【汪曾祺】一个有趣的吃货老头。
【傅雷】《傅雷家书》我也是第一次做父亲。
【林语堂】从福建到上海,林语堂的“彪悍”人生。
【李叔同】送别:芳草碧连天。
【戴望舒】雨巷诗人的浪漫。
【钱钟书】他说婚姻是《围城》,可他的婚姻令人羡慕。
【张爱玲】张爱玲和赌王的渊源。
【张爱玲】在上海。
【祖冲之】写杂书的祖冲之。
【吴昌硕】能文能武的大师吴昌硕。
【吴昌硕】揭开大师名作背后“不为人知的”趣事面纱。
【吴昌硕】跨越时间长河,走进吴昌硕纪念馆。
【陈桂春】致力于公益事业的陈桂春。
【陈桂春】草根的逆袭之路。
【张充和】当代小楷第一人
【张充和】昆曲国际代言人
【张充和】民国最后的才女
让诸多名人赞赏的成语制造机本机。
棉里藏针的文士之争,陆机V潘安。
陆机《晋平西将军周处碑》,历史需要有人记载。
回到顶部
/
2.0
1.75
1.25
1.0
0.8
0.5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