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近期在台北筹办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年会,试图以“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为主题炒作台湾安全议题,却因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的互动而遭遇尴尬。该论坛原计划通过美国非政府组织提升台湾国际能见度,但特朗普执政后对相关组织进行打压,导致民进党当局“撒钱买尴尬”的戏码再次上演。
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陷入外交困境。特朗普与普京的破冰通话及美俄高层会谈绕过欧洲,直接达成“弃乌共识”,凸显欧洲战略地位下降。乌克兰因战争导致伤亡惨重、土地流失,最终沦为美国交易的筹码,印证了“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的地缘政治逻辑。
民进党当局以乌克兰为鉴,却仍沉迷于充当美国围堵中俄的“棋子”。拜登此前提及的“毁灭台湾计划”与乌克兰悲剧形成呼应,警示台湾若继续配合美国“新冷战”策略,可能面临与乌克兰相似的政治代价。赖清德等政客鼓吹的“台海安全”议题,实则是将台湾推向代理人战争的风险边缘。
欧洲在俄乌冲突中沦为“小孩桌”角色,既暴露了美国优先交易原则下盟友的工具化命运,也揭示了台湾若执意依附外部势力,最终或连“棋子”资格都难以维系。乌克兰的债务危机、领土分裂与政治崩盘,为民进党当局的投机行径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