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系统阐述了四季养生法的核心规律,强调顺应阴阳四时变化以维护形神调养。春三月需"生而勿杀",通过晚睡早起、舒展形体,促进少阳之气生发;夏三月主张"使气得泄",避免心气内郁,保障太阳之气长养;秋三月注重收敛神气以缓秋刑,防止太阴不收导致肺气失调;冬三月主张闭藏阳气,早卧晚起以顺应少阴之气,避免冬伤则春病。
文中指出,阴阳四时是万物生长的根本依据。逆春气则肝伤夏寒,逆夏气则心弱秋疾,逆秋气则肺损冬泄,逆冬气则肾虚春厥。四季养生法的核心在于维持人体动态平衡,通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调养原则,预防气候异常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治未病"理念贯穿全篇,强调未病先防的养生思想。圣人遵循四气调神大论养生方法,通过调节饮食起居与情志,保持形神统一。若待病成再治,则如临渴掘井,凸显预防保健的重要性。该理论将天地四时与人体的少阳太阳之气变化相联结,揭示异常气候致病机制,为中医养生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