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讨论了心与理的关系,质疑心是否能包容所有天下事理。杨明解释了心即理,认为理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源于心,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徐爱的问题反映了对复杂道德规范如何在内心寻求答案的困惑,杨明则以圣贤逻辑回应,指出心即礼,无需外求,只需回归本心,去除私欲,天理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