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期发布《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强调在中小学场景中需优先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管理要求。文件明确要求通过规范化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技术创新与教育安全的平衡。
针对小学阶段教育政策,指南明确提出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旨在规避未成年人接触未经审核的信息风险。同时,教师被要求严格遵守替代性教学主体禁止条款,禁止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教学工具,需保持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引导与专业判断。
文件进一步指出,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规范必须建立在数据安全管理要求基础上,学校需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和技术防护措施。这一系列规定旨在通过开放式内容生成限制,确保教育场景中技术应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