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冤狱案余波
康熙通过刑部冤狱案整顿朝纲,八阿哥借机树立威信获封郡王,而四阿哥因错失先机称病避嫌。太子因案件牵连导致储位动摇,康熙对太子的疏远逐渐显露,命十三阿哥不得再与太子接触,暗示废储可能。
木兰秋狝的政治角力
康熙以狩猎比赛为名试探皇子能力,蒙古王公献金如意暗喻储君归属。八阿哥以“活捉猎物”展现仁德,试图拉拢朝臣,却因三阿哥对其“圣主传位第八子”的解读引发康熙猜忌。大阿哥借机挑拨,导致三阿哥遭康熙申斥,暴露皇子间权斗激烈。
弘历的锋芒初现
十岁的弘历在乌斯道教导下,以“明事理、行正道”为准则,借狩猎比赛直言“猎杀为根本”,列举康熙历年战果赢得赞赏。康熙破例将金如意赐予弘历,凸显其胆识与机敏,为四阿哥一脉争取政治资本。
暗流涌动的后续布局
四阿哥为巩固势力,抬升幕僚秋月家族旗籍,既安抚乌斯道,又为联姻年羹尧铺路。康熙对八阿哥“阴险手段”心生厌恶,认定其不堪继位。萧国兴供出八阿哥承诺“保太子换免罪”,令康熙震怒,预示八阿哥党失势。
太子危机的最终伏笔
太子为自保试图拉拢十三阿哥,却遭康熙禁令,其乱伦丑闻即将暴露。康熙对继承人的权衡与皇子间的博弈进入关键阶段,弘历的崛起为后续权力更迭埋下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