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儿子擅自使用电脑,父母尝试了多种儿童行为防范措施。最初通过锁门、藏钥匙等物理防护手段,但未能阻止孩子冒险进入卧室。最终选择家庭电脑密码设置,使用儿子的生日作为密码,试图兼顾安全防护与记忆便利。
然而,儿子成功通过生日作为密码风险破解系统。父母随即修改为母亲的生日密码,但因孩子对亲人信息记忆缺失,此次家庭设备安全防护暂时生效。但随后发现孩子通过翻找户口本等证件信息暴露风险的方式,试图暴力破解密码,引发亲子间信任矛盾。
最终,父母采用孩子未知的奶奶姓名全拼作为密码,彻底解决密码暴力破解尝试问题。虽然达成设备安全防护目标,但孩子未能主动了解家人信息的亲情缺失现象,令父母既无奈又失望。这一系列家庭矛盾反映出技术防护与亲情纽带之间的复杂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