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产业主导地位
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占据全球半导体行业地位的核心,其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过527亿美元补贴及税收优惠吸引全球产业链转移,同时限制对华投资。英伟达、英特尔、AMD等企业在AI芯片需求增长中表现突出,英伟达计划斥资5000亿美元扩大美国生产,并主导AI计算领域的GPU技术。英特尔推进18A制程工艺研发,目标2026年量产;美光科技则受益于AI储存芯片需求提升,收入预期超市场预估。
欧洲芯片产业链布局挑战
欧洲芯片法案提出2030年市场份额翻倍目标,但面临资金分配与执行效率问题。荷兰的ASML在光刻机技术领域领先,而德国通过补贴吸引台积电建设成熟制程工厂,试图弥补制造环节短板。英特尔在欧洲多国的工厂建设因补贴争议多次推迟,凸显产业链整合难度。欧洲芯片市场增幅预测仅为3.3%,远低于美洲和亚太地区,技术升级与政策落地仍需突破。
日本半导体复兴战略
日本通过RAPIDUS补贴计划及台积电日本工厂计划推动半导体复兴政策,目标2027年量产2纳米制程工艺。东京威力科创等企业在设备制造领域保持优势,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和EUV光刻机设备进展中占据全球60%份额。尽管芯片设计环节薄弱,但日本政府投入巨资支持本土制造,台积电熊本工厂启用加速产业链复苏,芯片设备销售额连续13个月增长,显示市场回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