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落幕,天工Ultra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标志着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突破在长距离运动领域的技术领先。此次活动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动态平衡与持续运动能力上的重大进展。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提出,AI技术三点零时代将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在未来10至15年内实现突破。他预测,2025年将迎来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2030年L4级自动驾驶普及将成为主流,显著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于4月20日启动AI周活动,发布“AI十条”战略,重点布局娱乐、科研与电商领域。AI沉浸式直播体验、AI智能客服技术及电商AI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应用推动文娱与消费产业升级,例如中国综艺节目《极限挑战》通过AI技术实现内容创作与全球分发,带动相关应用海外下载量激增。
AI快速发展也引发伦理争议。人形机器人广泛应用可能加剧AI伦理就业替代问题,同时数据隐私风险与AI军事化应用成为焦点讨论。业界呼吁建立技术监管框架以平衡创新与伦理边界。
在科研领域,AI加速新药研发与材料发现的案例显著增加。通过深度学习与模拟技术,AI为生物医药和材料科学提供高效工具,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成为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