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EP12 老黄历、节气、民谣和《红楼梦》里的春日故事

所属专辑: 南洋杉FM
主播: TZHiStory
最近更新: 2025-04-22时长: 33:41
南洋杉FM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在忙碌的生活中,在奔波通勤的路上,在密不透风逼仄的写字楼、格子间里。我们错过了一天中的很多风景,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一年中的四季变化也仿佛是在几个瞬间发生的。我们埋头干活,时光悄悄流逝~

那怎么能让时间变慢呢?怎么才能在工作的间隙尽可能的抓住更多自然中的美好瞬间呢?我有一个方法,就是翻开老黄历,留意每一个重要的日子,然后感受每一个时刻的到来✌️

今天这一期,我想和大家聊聊老黄历,从老黄历的历史中体会古人对当下的关注;再聊聊那些关于春夏的节气,了解这些节气的习俗,从余光中的散文和诗歌以及张玮玮的民谣《米店》品味时节与自然的浪漫。再从贯穿整个春天的雨,聊到《红楼梦》里初夏芒种时饯别花神黛玉葬花的故事。希望这一期可以伴着大家一起走进春天,成为大家忙碌生活的减速带!💐

【本期内容提要】

1️⃣ 老黄历的内容和由来:从天文现象到统治手段;从安排耕种到预测吉凶📅

2️⃣从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聊到刚刚过去的「惊蛰」;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分类;「惊蛰」与「立春」的习俗;节气和现代气象学对春夏概念的不同🍀

3️⃣春天的节气,春雨的故事:在张玮玮的民谣《米店》和余光中的诗歌《雨声说些什么》中感受春日的烟雨朦胧和春日游子的乡愁🌧️

4️⃣春夏之际的节气:《红楼梦》中「芒种」祭饯花神的活动和黛玉第二次葬花的前因后果☀️

以下是【节目详细的时间轴🔎】

01:40 日历中那些可能被我们忽略的节日

我们设置的纪念日,我们强调的仪式感,可不就是给向前飞奔的时间设置的减速带嘛

04:11 老黄历长什么样?里面有什么内容?

05:22 老黄历上的禁忌脱胎于玄学?什么时候有的历法?古人为什么需要历法?出土文献与《史记》的记载

07:56 天文现象与黄历上的吉凶《甄嬛传》里的钦天监为什么可以让甄嬛推迟回宫?

09:56 「惊蛰」初印象: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惊蛰」的含义与习俗

12:00 二十四节气的分类和作用:表示季节、表示天气、表示温度、表示物种变化

14:26 立春的习俗;为什么立春的时候我们很难感受到春天

立只是开始的意思,季节的更迭和人事的变迁一样,是个渐进的过程。立,可能只是变化发生前的预告。我觉得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含蓄和浪漫,现代的气象学大多根据经验用温度划分季节,比如连续几天平均气温高于22度才认为是夏天到了。而中国人因为耕种的习惯,更注重变化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认为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季节的变化也是如此。

16:20 咬春迎春而食,春季时令蔬菜带来的幸福感!

18:01 春天和雨有关的节气: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19:07 “可嗅,可亲,更可以听”的雨:那些关于雨的诗歌和民谣(余光中的《雨声说些什么》和张玮玮的《米店》)

如果有一个大落地窗,外面是在是一片绿地,还有一片湖。你坐在靠窗的茶座,看着雨水打在玻璃上,在玻璃上游走出花纹;打在水面上,在水面开出涟漪;打在叶子上,再从叶子上滑落。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呢。

21:11 民谣《米店》的创作背景;从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聊到民谣、摇滚🎸和春天的联系;

有人说民谣的尽头是摇滚,民谣和摇滚都是人情绪的释放,民谣更像是找朋友聊天,说着说着就释然了。摇滚则是混着酒精放声歌唱。其实这两个的区别有点像小说和话剧的关系,小说是渐变的艺术,话剧是激变的艺术。

23:20 雨水与乡愁,工作后很难见到家乡的春雨

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欣欣向荣,春雨滋润万物,却也打湿了游子们的愁容。

24:34 重温《红楼梦》中「芒种」祭饯花神的活动,以及黛玉葬花的前因后果:从第26回的《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到27回的《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春江水暖鸭先知:2025年2月23日颐和园一半是冰,一半是水的湖面

本集封面:📕樂兮(lexii1106)作者绘画

本集音乐🎵 Je te veux-曹秀美 

希望从今天开始,大家都可以跟着节气的脚步,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感受每时每刻的变化。感受风、感受雨、感受花开也感受花落。这里是南洋杉FM,祝福大家都能留意并且到享受每一个当下。也欢迎大家通过节目公告加入到我们的听友群中,我们一起在南洋杉下分享春日幸福的瞬间💕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