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出身关陇贵族家庭,袭爵唐国公,隋末任太原留守,但受隋炀帝猜忌。突厥入侵北部边境时,李渊因战事失利面临治罪风险,其子李世民借机劝父起兵反隋。李世民通过结交晋阳县令刘文静,与其共谋大业,刘文静提出利用李渊兵权与招募新军夺取天下的策略。
为掩盖真实意图,李渊以讨伐反隋势力刘武周为名公开募兵,并借突厥入侵事件铲除隋炀帝派来的监军王威、高君雅。晋阳起兵后,李渊父子率军直取长安,途中遭遇隋将宋老生阻击。霍邑之战中,李世民力主决战,最终大败隋军,斩杀宋老生,奠定西进基础。
李渊采纳李世民建议,分兵牵制隋将屈突通,主力渡过黄河围攻长安。其间关中亲族纷纷响应,李渊通过废除隋朝苛政、开仓济贫收揽民心。公元617年11月,李渊攻占长安,拥立隋恭帝,自封唐王。次年隋炀帝被杀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开启唐朝统治。
突厥入侵北部边境和隋炀帝的猜忌成为李渊起兵的重要导火索,而刘文静的谋略与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则为晋阳起兵及后续战役的成功提供了关键支持。霍邑之战与长安攻取标志着隋朝灭亡的转折点,最终李渊以唐高祖身份完成政权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