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3年,唐朝与倭国在白江口爆发决定性海战。唐将刘仁轨以170艘楼船对阵倭军千艘战船,凭借唐代火攻奇迹与舰船技术碾压,彻底粉碎倭国战船覆灭的野心。此战终结了百济复国失败的可能,倭军四万兵力葬身火海,迫使日本战后开启遣唐使制度起源,全面学习唐朝典章。
战役源于朝鲜半岛三国纷争。655年,百济联合高句丽切断新罗朝贡通道,唐高宗派苏定方跨海登陆,实施闪电战术。唐军铁骑战术配合心理战,五个月内攻陷百济都城,建立雄津战略支点。三年后,百济遗臣勾结倭国卷土重来,最终在白江口海战结果中彻底溃败。
此战深刻改变东亚格局。唐军通过朝贡制度强化区域控制,新罗在唐支持下完成半岛统一,其水师崛起得益于唐军技术扩散。战后设立的雄津都督府成为战略枢纽,而文明融合体现在百济降将黑齿常之归顺后为唐效力,印证战争推动的文明融合。
白江口战役的军事遗产包括跨海登陆作战体系、多兵种协同模式,以及火攻战术的典范应用。倭国战败后全面效仿唐代制度,东亚华夷秩序臻于鼎盛,朝鲜半岛地缘重构的进程由此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