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通过“视之不见的夷”“听之不闻的希”“搏之不得的微”三个概念,描述超越感官认知的宇宙本源。这三者不可分割,共同构成“混而为一的道”,其特性既无光明亦无晦暗,绵延不绝却不可名状,最终回归无形无相的状态,形成“无状之状的本体”。
道的本质被概括为“无形无相的忽恍”,既无明确形态,亦无前后边界。通过追溯“混而为一的道”,可理解其超越时空的特质。把握古之道的规律,能驾驭现实存在,探索宇宙起源,即“认识道的规律”。
本章强调道的抽象性与实践意义,并指出《道德经》的多元诠释需通过交流深化理解。核心思想在于揭示道不可言说的本质,以及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结领悟其运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