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战略规划与绿电外送布局
中国通过“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将新疆、内蒙古定位为绿电外送核心区和国家综合能源基地,计划到2030年实现西北、华北外送新能源占比超50%。这一顶层设计为能源输出体系奠定方向。
全品类能源基地布局与产业根基
新疆达坂城风电场以超200万千瓦单场装机规模领跑亚洲,中国风电装机量达4.8亿千瓦,占全球41%。光伏领域累计装机突破6亿千瓦,全产业链成本较十年前下降70%。水电依托三峡、白鹤滩等超级工程,云南跨境输电累计超300亿千瓦时,形成多元互补的能源矩阵。
能源供应链控制力与技术突破
中国掌握光伏硅料(全球产能87%)、风电整机(全球产量75%)及特高压换流阀(国产化率100%)等全链条生产技术,实现从原材料到电站建设的全产业链闭环,巩固能源供应链控制力。
能源合作网络扩展与跨境互联互通
中国通过绿电输出助力老挝电网稳定性提升74%,为蒙古提供成本仅柴油发电1/3的电力,支撑越南北部28%的工业用电需求。2024年向14国输送电力超1200亿千瓦时,合作国家新增7个,能源朋友圈持续扩容。
特高压技术领先与可再生电力供应
中国建成全球80%以上的特高压工程体系,2024年贡献全球57%的新增可再生电力供应。通过特高压技术领先优势,将西北风光资源转化为跨境电力互联互通的硬实力,加速向全球最大能源输出国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