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东从初中开始接触体力劳动,初二时在小姨夫的工地参与和水泥等杂工工作,成为最早的“初中工地劳动经历”。高中阶段,他通过“高中厂工经历”在广东工厂打工,赚取第一桶金,并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大学期间,立东尝试多样化兼职,包括担任“家教机构负责人”,通过教培机构辅导初中物理和数学,两年累计收入约两万元。同时,他与团队合作完成“监狱教育短视频”项目,拍摄60集犯人识字课程,团队分得十万报酬。此外,他还参与“微商面膜销售”和“刷单兼职经历”,但发现边际收益有限。
研究生阶段,立东通过“新传技能变现途径”拓展收入,如在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短视频运营课程,并凭借学科竞赛和实习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他在MCN机构担任“MCN机构演员兼职”,体验短视频表演与剪辑,月薪达6000元。
立东总结,早期“体力劳动”经历强化了知识变现的动力,而“兼职经历职业赋能”为求职积累作品与经验。他强调从低阶劳动转向高阶技能的重要性,认为新传专业的实践能力对职业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