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律师黄志强与张公典在访谈中探讨了刑事辩护的职业特点与挑战。他们指出,刑事风险概率高达863分之一,涉及交通肇事、醉驾、帮信罪等常见罪名,强调轻罪案件社会影响深远,但公众常误认为犯罪与自身无关。
两位律师分析了刑事律师职业挑战,包括频繁往返看守所会见流程、与公检法部门沟通的复杂性,以及面对“为坏人辩护”的职业伦理争议。他们认为,司法制度设计缺陷导致当事人与公权力地位不对等,而刑事辩护核心理由在于保障程序正义,确保控辩平衡。
通过无罪判决法律意义的案例,他们提到申诉案件改判正当防卫的艰难过程,强调迟到的正义对当事人人生的颠覆性影响。此外,法律援助机制在恶性案件中不可或缺,即便当事人被认定为“坏人”,仍需通过合法程序接受审判。
最后,他们以假药案、移栽珍稀植物案为例,反思轻罪案件量刑的争议性,指出刑事律师需兼具专业性与情怀,才能在司法制度中维护当事人权益,推动法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