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五十七条指出,伤寒病经发汗治疗后症状虽暂时缓解,但半日内再次出现烦热、脉象浮数时,可考虑再次发汗,并推荐使用桂枝汤。此条文强调需通过脉证合参判断邪气是否仍滞留体表。
桂枝汤作为解肌发表的代表方剂,其组方包含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既能驱散体表风寒邪气,又能调和营卫、补益气血。其中桂枝发汗解表,白芍敛阴和营,生姜助桂枝温散,大枣与甘草则保护胃气,协同恢复机体功能。
临床应用时,若患者发汗后症状短暂缓解又复发,伴脉浮数、体表热邪未消,且无严重内脏病变,可复用桂枝汤。例如感冒患者发汗后症状反复,脉浮数提示表证未解,此时桂枝汤可通过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的双重作用,促进邪气外散与机体平衡。
该条文提示医者需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重视表证未解时的辨证要点,避免误治。桂枝汤在此类复杂表证中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中医治疗既驱邪又固本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