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从博物馆文物中的动物纹饰切入,探讨中国古代对龟、蛇等动物的崇拜。玄武作为四灵之一,其形象从西汉初期的单一龟形,逐步演变为龟蛇交缠的经典造型,西安秦庄汉瓦、茂陵玉铺首等文物印证了这一过程。龟在古代被视为通灵神物,商代龟甲占卜催生了甲骨文,其文字形态如“雨”字生动反映农耕社会对自然的观察。
唐代龟符制度赋予龟更高地位,武则天时期以金龟符象征身份,衍生出“金龟婿”典故;元代“王八”一词因谐音污名化,明代碑座龟形逐渐被龙子碧系取代。节目结合文物与文献,解析龟从神圣到贬义的文化变迁,如李商隐诗中的“金龟换酒”与《武林外传》对龟的戏谑解读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聚焦甲骨文研究现状,提及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破解未识字,目前仅1160字被破译。通过《此间鸟兽》等书籍,展现文物中动物意象承载的中华文明密码,如瑞赫图青铜器与马王堆帛画中的龟蛇龙豹纹饰,串联起神话、文字与制度演变的多重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