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起,日本米价暴涨现象引发关注。尽管官方解释为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供应不足,但民众发现国内米价涨幅远超预期,而社交媒体上抱怨米价的声音却遭舆论压制,形成“批评米价即自私”的畸形舆论环境。
2024年初,旅居海外的日本人揭露海外低价日本大米的存在。例如,美国市场五公斤日本米售价仅3300日元,迪拜十公斤米折合4000日元,远低于日本本土价格。这一矛盾引发民众质疑:若国内真缺米,为何大量日产大米低价出口?
线索指向农业协同组合和农林中央金库巨额赤字。农林中央金库因投资美债亏损1.5兆日元,为填补漏洞,疑似联合农业协同组合人为制造“米荒”,抬高米价牟利。业内人士称,2023年日本大米收成正常,出口量反增20%,但米农未因涨价获益,利益或被中间机构截留。
事件曝光后,日本民众愤怒要求追责,部分人呼吁发起日本民众一揆起义,即通过集体行动反抗不公。这一诉求与日本历史上以谈判为主的“一揆”传统相呼应,反映出对资本操控和舆论控制的强烈不满。
舆论发酵过程中,日本媒体对事件保持沉默,被指配合资本集团掩盖真相。分析认为,国际社会通过“对仗”(信息对冲)打破舆论壁垒的趋势,加剧了西方资本对民众知情权与团结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