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美金融战的核心围绕美元霸权体系重构展开。美国试图通过加息和资本回流制造美元潮汐效应,迫使其他国家货币贬值,进而低价收购优质生产资料。其终极目标是将美元锚定物从石油转向中国电力、通信等核心生产资料,以解决超发美元缺乏价值支撑的问题。
中国通过外汇管制和产业升级双轨策略抵御风险。外汇管制阻断了华尔街通过控股中国企业获取生产资料控制权的路径,而芯片、新能源等产业升级战略减少了对外汇消耗,并通过企业出海增加外汇储备。这种防御性措施有效防止了外资低价收购关键资产的风险。
国际博弈的关键变量在于中欧合作与时间压力。中国通过免签政策强化与欧洲资本技术合作,对冲美国金融战影响;而美国高息政策导致债务负担加剧,美元霸权面临倒计时压力。双方当前均需维持定力,比拼经济韧性,直至一方因内部压力被迫妥协。
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需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只有完成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布局,才能逐步开放外汇管制,实现货币国际化与资本流动的平衡。这一过程中,中国必须守住生产资料主权,避免重蹈韩国、阿根廷等国资产被美元资本控制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