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工业软件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问题”,尤其在研发设计类软件方面存在显著短板。目前,中国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国产软件仅能覆盖模具、家电等中低端制造业领域,而高端CAD软件仍被达索、西门子等国际厂商主导。国产CAD软件在2D领域仅占11%的市场份额,尚未进入医疗设备、高端仪器等3D时代应用场景,凸显工业软件品类缺口。
尽管中国占据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产能,但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不足全球10%,反映出多数企业仍集中于低端制造业,尚未进入需要深度应用工业软件的阶段。近年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推动国产替代浪潮,部分核心软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自主可控产品的覆盖面仍局限于单点技术突破,缺乏通用型领先产品。
工业软件的本质是工业技术与基础研究的凝结。华为任正非曾强调,解决“卡脖子难题”需强化数学、物理等基础研究,而非单纯依靠资金投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与工业软件发展紧密相关,唯有同步提升工业技术基础研究和工业水平,才能实现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跨越,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全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