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是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先圣帝王,其最卓著的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尧在位时,洪水肆虐中原,鲧治水失败后,禹接替父亲,采用疏导河流的方法,凿山开渠,历时十三年终成功消除水患。治水期间,他三过家门不入,生活简朴,成为后世典范。
在治水过程中,禹走遍天下,以自然山河为界将天下划分为冀州、荆州等九州,九州由此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治水成功后,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副首领,辅佐舜帝。舜去世后,禹召开涂山诸侯大会,四方诸侯行礼拜服,象征天下太平与华夏团结。诸侯献青铜铸九鼎,鼎刻九州风物,成为镇国之宝,标志夏朝为九州共主。
禹晚年遵循禅让制,拟传位皋陶,因皋陶早逝改传益。禹去世后,益让位其子启,启得诸侯拥戴,创立中国首个世袭王朝夏朝,延续四百余年。夏朝奠定了“华夏”文化根基,九鼎与治水功绩被赋予“一言九鼎”“疏导治水”等历史象征,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