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读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东京八平米》。作为退役建筑师,我对空间的尺度依然敏感,也对东京的人文风貌颇感兴趣。但这里我并不是要给大家讲建筑课,我会带着职业生涯在我思想里留下的一些痕迹,以我个人的感知为原点,为大家分享我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吉井忍作为来华生活多年的“中国通”,后又回到东京这个她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城市,这种经历使她对很多事物的见解变得更加释然,即便面对人生如野草一般被连根拔去的苦楚,她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她梦最初的地方重新生根发芽,愈发精彩的活着。
这让我想到我们当下面临的很多困境和经济、社会等难题,我们又当如何思考?我们之前积累的经验能否像吉井忍老师一样重新在其他领域发挥能量?我们在面对身份的跌落时又当如何重新面对新的身份认知呢?面对八平米的生活和心理空间,我们能否正确的面对自我?
【时间轴】
01:00 对“八平米”空间尺度的职业敏感而产生了读这本书的兴趣
02:05 作者吉井忍简介
05:30 从与“八平米”的“相遇”到“相处”,八平米是基本的生活模块,但很多插件功能需要向外“拓展”。
12:50 八平米的空间尺度概念,小因小而美,大则因需而大。
16:50 作者从32次搬家中总结出了八平米的生活逻辑,而我则因为“收纳癖”而中意小房间。
23:35 因为“小”而更加轻盈,人的精神自由了胸怀也就更宽广
26:30 “八平米”是成年后重回“大学校园”般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八平米”
27:53 因为不得不向外“借用”空间,反而促成更多与外界的奇妙链接
29:10 对比东京和香港,八平米是一种高效集约的立体社区生活“戴森球”
32:47 越是“大”城市越会包容各式各样的“小”,更具活力也更自由
37:10 “八平米”生活需要哪些技能
41:40 城市当作客厅,洗衣服当作“阳台”,图书馆当作“书房”,打工的餐饮店就是“厨房”
42:50 能写作能“保洁”,拖得下“长衫”才配得上更自由的生活
46:25 经济和地位会“跌落”,但人生阅历的积累只会让你站的更高
48:50 “匠人精神”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余温中,慢慢沉淀的人性质朴。
52:40 关于另一本新书《格外的活法》,是对八平米生活哲学的延续
【主播】南宫
【推荐书籍】
《夏日便当》、《东京八平米》、《格外的活法》作者吉井忍
【互动方式】
坐北朝南官方小红书号:播客:坐北朝南
添加主播微信成为嘉宾:请看播客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