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听雨”为线索,从清晨春雨的珍贵性展开叙述。在北方罕见大旱的背景下,“珍贵春雨润旱情”被赋予救赎般的意义。雨滴打在阳台铁皮上的“雨声敲铁皮悦耳”,打破了“润物细无声”的常规意象,反而让作者心旷神怡,联想到音乐般的节奏变化,甚至触发对青春活力的追忆。
通过对比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中“蒋捷听雨慨叹一生”的悲凉意境,作者反思自身“雅俗之间农民情怀”的独特心境。尽管晚年已超脱“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因“农民血脉忧旱望云”的深切牵挂,作者更关注“麦田渴望天降甘霖”的现实意义,描绘麦苗吮吸雨露、荷塘复苏的生机场景。
最终,作者将视野收束至燕园阳台,在“雨声敲铁皮悦耳”的持续叮咚声中,既为旱情缓解而欣慰,又担忧雨声骤停。全文以雨为媒,交织自然感悟、文化哲思与土地情结,呈现“雅俗听雨悟人生”的多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