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特朗普惨遭“游街”,巴拉特百家“要饭”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17:54
麻薯波比呀聊时政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美印关税对抗升级

# 印度俄油进口争议

# 印度特朗普塑像游行

# 印度半导体产业计划

# 莫迪强硬外交政策

# 美印贸易关系恶化

# 印度经济转型困境

# 法印五代机合作

# 印度统战价值丧失

# 印度外资撤出潮

  1. 美印关税对抗升级与印度反美情绪
    印度因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引发美国不满,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导致印度国内爆发反美游行。示威者制作特朗普棕色皮肤塑像,以标语讽刺其关税政策,印度外长苏杰生强硬回应称“不愿买俄油可停止进口”,激化双边矛盾。
  2. 印度经济转型与多方合作尝试
    为应对美印贸易关系恶化,印度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宣布2030年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国,并启动半导体产业复兴计划。同时,印度与法国合作开发五代战机AMCA,计划2028年首飞,并寻求俄罗斯石油供应及巴西大豆贸易支持,试图通过“百家饭经济”缓解压力。
  3. 军事失利与统战价值丧失
    印度此前对巴基斯坦军事行动失利(空战0:6败北),暴露其军事实力短板,导致西方国家对印度战略价值产生质疑。外资加速撤出印度市场,特朗普政府取消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印度被迫调整外交策略,转向强化与中、俄、欧等多方关系以维持经济运转。
  4. 舆论博弈与印度国内反应
    印度媒体渲染“中国解除对印贸易限制”等不实消息,试图施压中方让步。莫迪政府配合国内民粹情绪,通过抵制美货、炒作本土技术优势(如半导体领域)稳定民意,但实际效果受限于工业基础薄弱及国际信任度不足。
  5. 能源贸易与国际市场矛盾
    印度低价转售俄罗斯石油至欧洲,填补中东产能缺口,但美方指责其“投机倒把”。印度以“市场刚需”为由辩驳,强调欧洲明知油源仍默许交易,凸显全球能源供应链的灰色博弈,印美矛盾进一步加剧国际油价波动风险。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