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序言中坦言家贫与耕植不足的困境,因家书催促与生计所迫,勉强出任小职。然而官场风波与“心为形役”的压抑,使其深感违背自然心志,最终因程氏妹丧而自免去职,作出迷途未远的归隐抉择。
正文以“归去来兮”开篇,抒发对田园松菊犹存的向往。诗人描绘舟车劳顿的归途,与“云鸟孤松”等自然景物相映,展现挣脱尘网、重返田园的迫切。归家后,寄情南窗容膝之安,躬耕西畴之事,将人生行修与顺应天命相融,摒弃富贵执念。
末段借“乐琴书以消忧”等田园生活细节,呼应归隐田园的渴望,强调“委心任去留”的豁达。通过春耕秋获的农事与孤松盘桓的意象,陶渊明最终以“乐天知命”总结其返璞归真、安守本心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