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大选规则,总统候选人需满足三项硬性规定:出生时为美国公民、在美居住满14年、年龄35岁以上。这些条件排除了绝大多数非美国本土出生的潜在参选者,凸显了法律对候选人身份与经验的严格限制。
美国大选主要由民主党和共和党主导。民主党政策强调社会多样性,推动LGBTQ+权益、大麻合法化及宽松司法;共和党主张则聚焦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提高关税、产业回流及限制移民。两党政策差异直接影响选民基础,候选人需通过巨额资金投入(如宣传、路演)争取党内支持。
美国采用选举人团制度,总票数为538张,由各州参众议员数决定。选举人票分配机制遵循“赢者通吃”原则,即赢得某州多数普选票即可获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关键摇摆州因其选民倾向不确定,成为两党争夺焦点,其投票结果往往决定大选最终胜负。
美国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体系: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相互制衡。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代表精英阶层与民众利益,参议员长期任职及继承规则反映了政治遗产的延续性,而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终身制进一步强化司法独立性。
美国大选投票率常年维持在40%左右,最终胜负常取决于少数摇摆州的关键票仓。尽管两党候选人通过煽动性演讲和针对性政策吸引选民,但选民参与率低、摇摆群体决策多变等因素导致选举结果充满不确定性。现任两党候选人的政策争议与国内矛盾加剧,使得美国政治生态面临深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