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洛波维奇《理查·施特劳斯·堂吉诃德

热度:75最近更新:2025-09-02
介绍:这张专辑收录了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的两部作品:1、与中提琴家科赫、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1975年的录音;2、与萨金特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演奏米亚斯科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1956年的单声道录音。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1975年1月3-8日在柏林爱乐大厅完成,这是20世纪古典音乐史上的一次传奇合作。罗斯特洛波维奇的演奏气势恢宏又带着诗意,他凭借高超的技艺,生动地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角色,将其内心的幻想、执着与无奈等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卡拉扬则把乐团的声音雕琢得似艺术品,弦乐悠长,铜管明亮,带领柏林爱乐乐团奏出了史诗般的悲剧氛围,与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大提琴独奏相得益彰。 这个录音是卡拉扬对《堂吉诃德》诠释的最佳版本之一。录音非常出色,虽然低音部分稍显突出,但整体上柏林爱乐乐团在卡拉扬的指挥下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演奏充满了激情与细腻的情感,既有宏大的音响效果,又不乏精致的细节处理。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完成于1897年12月29日,全称为《堂吉诃德——骑士性格主题幻想变奏曲》,作品编号为 35 号。这部作品以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为蓝本,以大提琴来表现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提琴象征其忠仆桑丘·潘沙,通过十个变奏以及一个终曲,展现了堂吉诃德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冒险经历。 米亚斯科夫斯基《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66,作于1944年,并于1945年在莫斯科首演。1956年,罗斯特洛波维奇与萨金特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录音。这个录音,至今仍然被认为是米亚斯科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最好的演绎之一,其演奏生动流畅,控制有度,能够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作品的魅力。该录音为单声道录音,从音质上来说,可能不如现代的立体声录音那么丰富和立体。录音中有点轻微底噪,但这并不影响整体的听感。
专辑详情:
简介
这张专辑收录了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的两部作品:1、与中提琴家科赫、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1975年的录音;2、与萨金特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演奏米亚斯科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1956年的单声道录音。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1975年1月3-8日在柏林爱乐大厅完成,这是20世纪古典音乐史上的一次传奇合作。罗斯特洛波维奇的演奏气势恢宏又带着诗意,他凭借高超的技艺,生动地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角色,将其内心的幻想、执着与无奈等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卡拉扬则把乐团的声音雕琢得似艺术品,弦乐悠长,铜管明亮,带领柏林爱乐乐团奏出了史诗般的悲剧氛围,与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大提琴独奏相得益彰。 这个录音是卡拉扬对《堂吉诃德》诠释的最佳版本之一。录音非常出色,虽然低音部分稍显突出,但整体上柏林爱乐乐团在卡拉扬的指挥下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演奏充满了激情与细腻的情感,既有宏大的音响效果,又不乏精致的细节处理。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完成于1897年12月29日,全称为《堂吉诃德——骑士性格主题幻想变奏曲》,作品编号为 35 号。这部作品以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为蓝本,以大提琴来表现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提琴象征其忠仆桑丘·潘沙,通过十个变奏以及一个终曲,展现了堂吉诃德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冒险经历。 米亚斯科夫斯基《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66,作于1944年,并于1945年在莫斯科首演。1956年,罗斯特洛波维奇与萨金特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录音。这个录音,至今仍然被认为是米亚斯科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最好的演绎之一,其演奏生动流畅,控制有度,能够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作品的魅力。该录音为单声道录音,从音质上来说,可能不如现代的立体声录音那么丰富和立体。录音中有点轻微底噪,但这并不影响整体的听感。
查看全部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