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纳·莱博维茨《贝多芬·第二、五交响曲》

热度:61最近更新:2025-10-22
介绍:这张专辑是莱博维茨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二、五交响曲》、《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由著名录音师韦尔金森(K.Wilkinson)录制。专辑演奏、录音都极为出色,是古典音乐的天碟级作品。虽然不算是最顶尖的贝多芬交响乐版本,但绝对是录音最发烧的版本。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36,作于1802年。当时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痛苦,恼人的耳疾威胁着他的前途,爱情和生活上的种种不幸使他陷入绝望。可是坚强的贝多芬并没有倒下去,他的意志终于战胜了疾病和痛苦。这部交响曲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完成的,充满了新的活力以及新的交响曲风格。 《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又名“命运”交响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生活中有苦难、失败和不幸,也有欢乐、成功和希望,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但是,人不能听从命运的安排,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随时与厄运抗争、战胜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才能建立起丰功伟绩,这就是《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中心意蕴。整部交响曲以四个乐章的形式从多方面揭示了这种斗争性思想,其中的第一乐章充满紧张性、严峻性和悲怆的气氛,是整部交响曲的基础,体现出各种情绪的对置和人内心最尖锐的矛盾。 《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体现了贝多芬歌剧中的英雄性主题思想,具有明晰的标题性和鲜明的戏剧形象。整部序曲由奏鸣曲式写成。
专辑详情:
简介
这张专辑是莱博维茨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二、五交响曲》、《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由著名录音师韦尔金森(K.Wilkinson)录制。专辑演奏、录音都极为出色,是古典音乐的天碟级作品。虽然不算是最顶尖的贝多芬交响乐版本,但绝对是录音最发烧的版本。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36,作于1802年。当时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痛苦,恼人的耳疾威胁着他的前途,爱情和生活上的种种不幸使他陷入绝望。可是坚强的贝多芬并没有倒下去,他的意志终于战胜了疾病和痛苦。这部交响曲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完成的,充满了新的活力以及新的交响曲风格。 《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又名“命运”交响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生活中有苦难、失败和不幸,也有欢乐、成功和希望,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但是,人不能听从命运的安排,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随时与厄运抗争、战胜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才能建立起丰功伟绩,这就是《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中心意蕴。整部交响曲以四个乐章的形式从多方面揭示了这种斗争性思想,其中的第一乐章充满紧张性、严峻性和悲怆的气氛,是整部交响曲的基础,体现出各种情绪的对置和人内心最尖锐的矛盾。 《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体现了贝多芬歌剧中的英雄性主题思想,具有明晰的标题性和鲜明的戏剧形象。整部序曲由奏鸣曲式写成。
查看全部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