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余华:疼痛

所属专辑: 365读书
主播: 365读书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07:16
365读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疼痛的沟通与共情

# 针头导钩的金属疲劳

# 工人忍受防疫针疼痛

# 幼儿园孩子防疫针恐惧

# 共情中的疼痛穿透

# 写作与疼痛的关联

余华在1978年成为牙医后,承担了为工人和幼儿园孩子注射防疫针的工作。由于物资匮乏,针头和针筒需反复消毒使用,金属针头因长期磨损形成导钩,注射时会勾出带血的肉粒。工人群体面对防疫针疼痛时,普遍以忍耐应对,仅发出低沉的呻吟,这种隐忍使余华最初未意识到疼痛的严重性。
然而,幼儿园孩子的反应截然不同。孩子们因皮肤娇嫩,被勾出的肉粒更大、出血更多,未接种者的恐惧哭声甚至超过已接种者的疼痛哭声。这一场景让余华深刻认识到,对疼痛的恐惧比疼痛本身更具冲击力。他当晚便用磨刀石磨平针头导钩,但因金属疲劳,针头反复出现倒钩,最终长度逐渐缩短。
这一经历促使余华反思共情的本质。他意识到,只有让他人的疼痛穿透自身,才能真正理解痛苦的分量。工人们的隐忍与孩子们的恐惧共同揭示了疼痛作为人类共通语言的力量,而主动体验疼痛成为他写作的核心驱动力。
余华将这种感悟延伸至文学创作,提出疼痛感的沟通之路源于内心深处的共鸣。他认为,中国的集体疼痛与个人疼痛不可分割,写作不仅是记录他人的苦难,更是让痛苦先穿透自身。这种对疼痛重量的深刻感知,最终转化为对生命轻盈本质的理解。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