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0岁的母亲讲述女儿7岁时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艰难就医经历。患儿因低烧就诊时发现血小板极低,辗转多家医院后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需通过骨穿检查明确病情。治疗期间面临血小板输血紧急需求,因医疗资源紧张被迫通过黄牛高价获取血小板,单次费用达3000元。
在天津血液病医院接受ATG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家庭承受高额医疗费用压力,三个月住院花费数万元。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后期对持续治疗产生退缩情绪,夫妻医疗分歧矛盾逐渐激化。母亲独自承担患儿护理和心理压力,包括限制患儿活动、处理输血过敏反应等突发状况。
目前患儿11岁,病情相对稳定,但家庭矛盾持续存在。丈夫对后续治疗费用态度消极,婚姻关系面临危机。母亲陷入是否挽回婚姻的迷茫,同时担忧单亲家庭对患儿的影响。咨询师建议关注重病家庭情感支持,改善夫妻沟通方式,并探索社会援助渠道缓解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