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马德里经贸谈判成为近期焦点,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就关税、技术管制等议题展开磋商。此次选址被认为是对欧盟中立立场的测试,同时为特朗普潜在访华计划铺路。美方希望通过降低大豆关税缓解农业州压力,中方则关注稳定外部经贸环境,但美国国内立场分歧仍是主要阻力。
围绕TikTok核心算法争议,中美达成初步框架协议。中方强调尊重企业意愿并维护国家利益,美方则暗示可能放宽芯片出口限制以换取稀土稳定供应。特朗普称谈判为“大交易前兆”,但具体落实仍需解决算法归属等遗留问题。
波兰封锁中欧班列引发中欧贸易震荡。因俄白联合军演,波兰以安全为由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通道,导致300余列中欧班列滞留。中国外长王毅紧急斡旋后,波兰承诺保障通道畅通,凸显中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利益交织。
俄乌停战谈判停滞持续影响东欧局势。美俄阿拉斯加会晤未取得突破,乌克兰要求第三方介入谈判。马来西亚东盟峰会或成美俄二次会面契机,但俄方对美方履约能力存疑,僵局短期内难解。
菲律宾拟引进乌克兰无人艇技术合作引发南海局势关注。乌克兰计划向菲方提供自杀式无人艇及生产技术,试图复制黑海战术经验。分析指出南海复杂海况及缺乏北约情报支持,将使此类装备实战效果受限。
加沙地带军事行动持续升级,以色列地面部队深入加沙城中心区域。冲突造成近7万人死亡,国际社会呼吁落实巴以两国和平方案。美方持续军援以色列遭多国谴责,中方在联合国推动停火决议,强调人道主义救援迫在眉睫。
中美战略资源博弈聚焦稀土与芯片领域。美方70%稀土依赖中国进口,中方部分产业需美民用芯片技术。谈判虽未公开讨论资源议题,但双方或就稀土供应与芯片出口达成隐性默契,形成相互制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