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走势与成交量
3月12日午盘,A股延续指数震荡走势,黄线强于白线显示个股活跃,但受制于缩量状态限制突破,市场仍处于结构性行情持续分化的格局。早盘传媒、互联网及IT设备等科技板块小幅技术修复,反映连续调整后的短期反弹需求,但量能未明显放大,整体突破动能不足。
结构化市场中的补涨逻辑
当前市场处于低位补涨空间有限的阶段,资金倾向于挖掘低位轮动标的。补涨逻辑下,板块轮动替代普涨特征明显,但补涨空间受制于市场整体量能和节奏。复苏方向因基本面改善预期反复波动,操作需关注未启动标的的潜伏机会,已表现品种则易现短期高点。
科技与复苏板块的跷跷板效应
科技复苏板块轮动效应显著:科技反弹时,复苏方向承压;反之则复苏走强。科技板块虽存先手资金博弈反弹,但退潮趋势渐显,表现为调整周期拉长、反弹力度减弱。板块内呈现轮动性质,资金转向细分领域的新热点挖掘,如半块内个股的边际延伸炒作。
科技板块的退潮与资金博弈
尽管科技板块仍保持一定活跃度,但其退潮趋势渐显,技术性反弹更多依赖先手资金博弈。板块内分化加剧,调整周期拉长与反弹力度减弱形成对比,资金逐步转向低位轮动标的。这一过程预计缓慢,但博弈难度持续增加,需警惕高位股的流动性风险。
市场策略与轮动建议
短期策略以板块轮动替代普涨思路为主,建议关注复苏方向中未明显启动的补涨标的,以及科技细分领域的新轮动机会。波段投资者需等待指数明确突破信号,当前宜控制仓位,在科技调整周期拉长与复苏方向反复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