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期考虑调整对华经贸政策,拟放宽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实施的贸易、投资和签证限制,允许中印组建合资企业。这一调整源于印度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内忧方面,莫迪政府宣布终止价值230亿美元的生产激励计划,因该计划未能提升印度制造业占比;外患则来自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的施压,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降低“全球最高关税”。
美国近期扩大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将80家中企列入出口黑名单,限制其获取芯片及量子技术。此举延续了拜登政府的对华遏制策略,特朗普政府则进一步强化关税施压,试图迫使中国在贸易领域让步,但中美博弈仍处僵持状态。
欧洲多国近期密集派官员访华,试图缓解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并寻求合作机遇。然而,欧盟内部对华诉求不一,部分国家希望中国加大对欧投资,另一些则关注俄乌问题斡旋。欧洲对华态度分化,反映出其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焦虑。
印度对华政策转向,既为对冲美国关税压力,也因自身替代中国制造业的目标受挫。中印若实现经济合作突破,或为双方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新路径,但印度需改善营商环境以重建企业信心。当前国际关系正经历深度调整,多极化趋势在博弈中逐步显现。
150xxxx5776:在三哥家挣到手的钱,只能在三哥家里花,不能出门,只能买咖喱吃
耀阳:印度垃圾又要玩套路了
韭菜华哥:可别,三哥家的生意是真不能做,毫无信誉可言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千万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