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期爆发大规模罢免行动,泛蓝与泛绿阵营共有43名民意代表进入罢免第二阶段联署。民调显示,支持与反对罢免的民众比例接近,社会分歧显著。分析指出,民进党因2024年选举后陷入“双少数执政”困境,赖清德得票率仅40.5%,立法机构席位也未过半,导致政策推行受阻,转而通过大罢免行动削弱在野党力量,企图实现全面执政。
立法机构成为政治恶斗核心,民进党以瘫痪议事对抗在野党提案,朝野矛盾激化至肢体冲突。与此同时,绿营推动“大罢免”与蓝营反制行动叠加,导致社会对立加剧。赖清德当局还借“台独政策”强化意识形态审查,恢复军法并打压统派人士,形成准戒严状态,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经济层面,民进党为政治利益牺牲民生,如强推“废核”致电价上涨、限制两岸旅游致旅游业逆差扩大,以及将台积电转移美国投资,加剧产业链断裂风险。岛内“五缺问题”(缺水、缺电等)未解,民生负担持续加重。
若大罢免成功,民进党将掌控立法权与行政权,可能加速“倚美谋独”进程,甚至提高军费强化“以武拒统”,将台湾推向战争风险。各界呼吁超越蓝绿恶斗,重构公共利益对话机制,避免社会在政治空转中陷入更深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