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龙应台近期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台湾面临“时日无多”的紧迫性。她以乌克兰局势为鉴,警告民进党当局长期渲染的“以美谋独”幻象已濒临破裂,并批评赖清德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龙应台认为,台湾和平保障自由的唯一出路在于与大陆和解,而非依赖美国。
文章提及2008至2016年两岸关系的黄金时期,但批评民进党当局此后操弄对抗、关闭和平对话窗口,导致岛内舆论被“谋和平即投降”的极端论调裹挟。龙应台呼吁台湾社会理性讨论两岸和平对话路径,并警示美国可能如对待乌克兰般将台湾变为“弃子”。
尽管龙应台过去被质疑为“隐性台独”,此次立场转变折射出岛内部分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担忧赖清德分裂谬论加剧台海战争风险,同时揭露民进党对抗政策导致台湾陷入孤立。然而,文章未明确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也未批判“台独”本质,仅聚焦避战和解呼声,被指回避核心问题。
分析指出,龙应台仍存思维局限:一方面通过美媒发声,隐含对美国干预的依赖;另一方面未提出基于“九二共识”的具体方案,模糊两岸关系症结。文章虽反映岛内对台独路线与战争风险的集体焦虑,但未触及“台独”危害性根源,难以真正推动和平解决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