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首次移师青岛举办,打破北京连续十九届主办的传统,凸显国家级奖项对青岛影视产业优势的认可。青岛作为中国大陆首个“世界电影之都”,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1899年便成为电影放映的重要城市,并孕育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创作基地。其“天然摄影棚”的地理特质和现代影视工业布局(如西海岸新区和藏马山影视基地),吸引了《流浪地球》《热辣滚烫》等大片的取景拍摄。
青岛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累计引进超千家影视企业,接待剧组超500个,形成完整的影视产业链。青岛籍演员如黄渤、黄晓明等也为影视行业注入活力,成为两岸影人合作机遇的纽带。
台湾电影人可通过两岸合拍片模式融入大陆市场,大陆对台湾影视作品实施同等待遇,取消配额限制,开放市场准入。福建厦门金鸡奖和海峡影视季等平台为台湾青年电影人提供发展空间。然而,台湾当局对大陆影视作品的限制及政治介入导致金马奖质量下滑,阻碍产业进步。
大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哪吒》《封神》系列)展现文化输出实力,通过技术、资本和人才整合形成全球影响力。台湾电影人需摒弃政治干扰,积极拥抱大陆电影市场开放政策,借助大陆的影视基地和产业链资源寻求突破,避免因市场萎缩和投资不足陷入困境。
中国香港演员惠英红在颁奖典礼上强调中国电影人的坚韧精神,呼应了华表奖推动两岸同胞共享文化荣光、共筑艺术梦想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