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华加沙”侵袭台湾花莲地区,导致马太鞍溪堰塞湖因豪雨发生决堤,洪水冲垮台九线及桥梁,造成17人死亡、32人受伤及多人失联。此次灾害中,罹难者多为未及时撤离的年长者。中国国民党立法机构代表傅崐萁指出,当局此前评估称堰塞湖“相对稳定”,未制定有效应急预案,导致民众轻忽风险,最终酿成惨剧。
民进党当局被质疑在灾后推卸责任,将问题归咎于地方县市“疏散不力”,并利用网军侧翼攻击救灾团队。民进党民意代表王定宇被曝要求行政部门发布“杀伤力文宣”引导舆论,试图转移责任焦点。花莲县与当局在灾害预警、资源分配及应急协作上存在明显对立,暴露台湾防灾体系“九龙治水、权责分散”的弊端。
此次事件凸显台湾应急机制缺陷:堰塞湖自2024年花莲强震形成后,当局仅依赖卫星监测而未采取主动排险措施;农业部门与经济部门权责不清,跨部门协调不足;灾后指挥系统混乱,官员相互推诿。分析认为,民进党当局长期侧重政治斗争,忽视民生基建与防灾投入,导致灾害应对能力薄弱,民众生命安全难以保障。
舆论批评民进党当局“甩锅文化”加剧社会对立,灾害中仍以选举政治为优先考量,未能从台南水灾等历史事件吸取教训。学者呼吁执政者调整意识形态挂帅的施政方向,强化防灾体系整合与民生投入,避免类似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