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在市场规模扩张的同时,质量与耐用度问题引发争议。以奥拓、雨燕为代表的经典车型虽已停产,但其高保值率仍受市场认可,尤其是车况良好的二手车价格坚挺,反映出消费者对耐用度稳定、零配件价格低廉的老款车型的青睐。
当前汽车设计普遍存在反人类工程问题,例如更换尾灯需拆后杠、拆装门把手步骤繁琐等,显著增加维修难度和工时成本。部分新能源车型在零部件防水性、耐久性测试等方面暴露技术缺陷,如转向系统因线束不防水导致故障,引发安全隐患。
消费者对低价耐用车型的需求未被满足。奥拓等经典车型以低油耗、低维护成本、高适应性为特点,五万价位即可满足基础出行需求,但现有自主品牌更倾向高价大型车,忽视小型车市场。部分高价车型虽配置豪华,但车身接缝不均、零配件一致性差等问题频发,耐用度与能源效率未达预期。
新能源车市场存在过度营销现象,部分企业以“爱国”为宣传噱头,但实际产品设计不合理,维修成本高昂。消费者购车后缺乏维修自主权,且车机系统依赖厂商服务器,存在服务中断风险。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在维修便利性、零配件流通性上仍具优势,反映出汽车产业发展中质量与规模的不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