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公开呼吁欧洲国家率先对中国和印度加征高额关税,以切断俄罗斯石油收入并施压结束俄乌冲突。他强调,若欧盟不采取行动,美国将不会跟进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这一表态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立场的一贯性,即通过二级制裁实施条件迫使盟友承担更多责任。
欧盟内部面临制裁决策困境。由于欧盟一票否决机制的存在,27个成员国难以就统一制裁中印达成共识。部分成员国如匈牙利、斯洛伐克仍依赖俄罗斯石油贸易,且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若欧盟贸然加税,可能引发中方报复并加剧经济成本。此外,印度加征关税已引发美印关系波动,欧盟若同时制裁中印,将面临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双重风险。
贝森特的表态被解读为美欧外交博弈的延续。美国试图通过冷战思维外交博弈转移压力,但欧盟对俄罗斯石油贸易限制的实际效果存疑。历史上,美国曾以类似手段施压盟友,但当前国际格局已非冷战时期的两极对立。中美经贸谈判虽未取得突破,但双方仍保持对话,显示竞争与合作的复杂性。
分析指出,欧盟若盲目跟随美国关税施压,可能破坏其与中印的战略平衡。而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影响已暴露“盟友优先”策略的矛盾性。最终,欧盟需权衡内部利益分歧与外部压力,其决策或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贸易和多边关系走向。
华新社:对中美关系还有幻想吗?今天的基本面就是新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