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时提出,欧洲应在对华贸易中采取更具攻击性策略,以保护自身利益。他认为中国对欧洲市场的依赖程度高于欧洲对华需求,并强调欧洲需利用其4.5亿人口的经济体量“打欧洲牌”,同时避免贸易战风险。这一言论被指存在零和博弈思维局限,仅聚焦中欧双边贸易顺差数据,却忽视全球经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从历史视角看,德国曾因施里芬计划和二战两线作战的决策失误导致战略失败。如今,纳格尔主张对华强硬的同时,未充分考量美国对欧洲的经济压力。例如,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15%关税,并要求欧洲投资数千亿美元,能源采购成本也主要由德国承担。若欧洲同时应对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重蹈两线作战教训。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对华政策的认知偏差与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有关。相较之下,默克尔务实对华政策更注重实际利益,通过深化中德经贸合作推动德国经济增长。当前全球格局下,单边攻击性策略难以解决结构性矛盾,需兼顾历史变局与多边关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决策。
挪威的森林:东盟:啊对对对